当前位置:

清泉文艺|【我心中的英雄】驻村“元老”贺成授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贺楚建 编辑:曹梨 2021-07-27 17:02:29
—分享—

文/贺楚建

“大哥您好,种了几亩地?化肥农药备好了吗?”

“阿姨,我来帮你施肥。”

……

近日,这一声声关切的话语,不时从衡南县硫市镇荣华村农田里传出。这是衡南县审计局乡村振兴驻该村第一书记贺成授,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握手“聊天”。

贺成授,中共党员、县审计局副局长,曾经是荣华村扶贫队队长、驻村“元老”。所以,这里的山山水水、坡坡岭岭、沟沟岔岔,他深有感情。

此刻,他用微笑与村民打着招呼,用粗糙的双手轻抚田地里枝繁叶茂的庄稼。

荣华村,一个“富贵”般的村名,曾经却不“富贵”。精准扶贫全面启动后,2016年衡南县加大扶贫力度,派出县审计局贺成授带队进驻硫市镇荣华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队长。

“您就是彭支书!”驻村第一天,贺队长握着村支书彭彰清他的手,“我曾经也是农民……”两位书记第一次见面,彼此间似有老友重逢的喜悦。

漫步田埂小径,他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聊,聊荣华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这里是丘陵紫色岩地带腹地深处,向来是穷乡僻壤,交通闭塞,村民真苦。”

“怎样才能脱贫?”贺队长眉毛紧蹙。

“首先要做好‘精准识别’,把真正的贫困户评上来。”彭支书停下脚步,但又说出了难处,“‘精准识别’虽不难,但对于荣华村来说,难!”

“啊?”贺队长不解地看着他,一脸的惊诧。

“荣华村由原来三个村合并而成,面积9.6平方公里,36个村民小组776户3090人,面广人多,住户分布散乱,社情复杂,且大多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的观念根深蒂固。”

……

面对扶贫之路道阻且长,驻村第一夜贺队长辗转难眠。白天所见到的那一张张憨实可亲、饱经岁月沧桑的面孔从眼前滑过,一幅幅贫穷落后面貌尽显眼前,一双双怀疑的眼神涌上心头,这种感觉直击他内心深处,没有农村工作经验,扶贫工作又是第一次,真有“骑虎难下”的感觉。突然,他脑海浮现出他入党宣誓时那一刻情景,那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似乎又在他耳畔萦绕。入学改变了他的命运,入党端正了他的人生。他觉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再难也要上!”第二天清早,他急不可待地敲响彭支书办公室的门,接着说,“我们今天就行动!”

“好!”看着贺队长坚定的眼神,听着他不容置疑的语气,彭支书内心被触动了。他也想像他一样,心有责任,肩有担当。于是,他首先“大义灭亲”地把以前评上贫困户的岳父一家,果断清除。

“大伯您好,今年多大岁数了?”

“小伙子,我们是扶贫工作人员。”

……

这是彭支书带着贺队长和扶贫工作人员穿梭在村坊中,与村民在一种“拉家常、谈民情”的轻松氛围下进行着走访。通过半个月的走访,贺队长心里有了谱。经过民主评议,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由并村前的103户核减至34户,另新增加识别户20户,最后确定建档立卡54户154人。公示结果获得村民一致认可。

虽是一小步却看到了新的希望。为了激发全村党员活力,让党组织真正站在精准扶贫“前台”,贺队长为全村党员干部上课,开展“三会一课”专题学习,向全村党员干部挂出“作战图”,立下“军令状”,列出“时间表”,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

于是,他们的身影又时常出现在村坊中,与贫困户攀亲结友,听民声聚民心。为的是为贫困户“号准脉”开“妙方”拔“穷根”。

在全村“户帮户、亲帮亲”活动中,有次易地搬迁入住新居时,几位年迈老人在搬迁中遇到了困难,党员干部积极行动,出钱出力租车为他们搬迁。当看到年迈老人行走不方便时,贺队长又低头弯腰背起一个个老人上车、下车。村民被他们的真诚所感动,放下拘谨,把问题、想法……毫不避讳地如倒豆子般在他们面前诉说自己的心思。

“泉水江河淤泥堵塞严重。”

“这里山挨着山,坡靠着坡,道路崎岖难行。”

……

对于村民提出的问题,贺队长实地勘察泉水江河后,立即召开党员干部会议。通过向县农业农村局等主责部门多方申请,于2018年顺利立项,为村里争取到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260万元。通过对泉水江进行清淤、扩宽,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解决了多年来沿岸500余亩稻田抛荒的问题,沿线百姓受益很大。

“要修路,谈何容易?”有人提出了难处。

“砸锅卖铁也要修!”贺队长掷地有声。

贺队长带领他们又是跑项目、争资金,同时翻山越岭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筹资筹劳。通过多方争取,先后共筹集资金368万元,扩宽村路9公里,硬化组道10公里,农田水利建设5公里,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出行环境。

……

啃下这些老大难问题,贺队长还是高兴不起来,他觉得“看病难”“读书难”“饮水难”等问题同样要解决。

对于贫困户“看病难”问题。除了完善基本医保外,全面落实贫困户“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分级诊疗”等政策,做实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和免费体检,同时还开展29种大病集中救治工作,为贫困户筑起一道“健康防线”。围绕贫困户孩子“读书难”问题,做到都按政策规定标准把教育资助金补助到位外,还对极度厌学辍学的学生,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并落实“三帮一”劝学行动,不让一个学生辍学。对于“安全饮水”,免费为贫困户打水井,并强化水质检测监测,保障了贫困户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光有这些还不行!必须再次‘号准脉’开‘妙方’!”在一次村组党员干部会上,贺队长再次提高了要求。通过几次会议的酝酿,不久,“荣旺种植养殖合作社”成立,采取“合作社+农户”,大力推进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新模式,实行“直补到户、入股分红、退股还本”,最大限度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农业合作社“大手”牵“小手”,打开了合作共赢之门,走出了贫困户增收路。

同时,每年大规模送给贫困户鸡苗、鸭苗、种猪、种羊等发展种养殖业,光此项支持资金就达40余万元。培养了贺春、蒋受民每年养殖黑山羊、三黄鸡等养殖大户,不仅提前脱贫,且过上了小康生活,为全村树立了榜样。另外每年拿出光伏发电收入80%给予贫困户进行奖补,先后共奖补资金达10余万元。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短短几年,荣华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1000多元,2018年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彻底解决,一栋栋易地扶贫搬迁小洋楼格外引人注目,水泥马路组组相通户户相连……曾经沉寂的村子活了,昔日几近荒废的紫色岩山地重新焕发生机。村子靓了,生活好了,村民笑了。然而,贺队长人瘦了,皮肤黑了。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2019年通过省级扶贫检查验收,得到一致好评,扶贫宣传报道《依能“两轮驱动”,搭乘脱贫专车》被《衡阳晚报》专题整版发表,2020年10月贺队长获得衡南县“最美扶贫人物”光荣称号。

采访中,村民还告诉我,贺队长驻村6年,在村民中广受赞誉,去年11月村民听说贺队长要撤回离开时,60多岁的刘太吉、蒋华等村民,先后拿来土鸡、土鸡蛋等土产品,步行几里山路送到村部要感谢贺队长等工作人员,盛情难却,贺队长只好“照单全收”。过后贺队长自掏腰包把鸡和鸡蛋的钱款由彭支书交给了他们。“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鸡和鸡蛋,难道不是对一名共产党员的最高奖赏吗?

如今,党的“乡村振兴”之春风又把贺队长吹到了这里。当他又走进农田与村民攀谈时,村民怎不万分高兴呢?村民说:“如今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多亏了领头人贺队长!”

山山水水一片情,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与热爱。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贺楚建

编辑:曹梨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