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洪湖罢课舆情为何没有“浪打浪”?

来源:红网 作者:颜陈 编辑:张扬 2013-05-17 01:30:08
—分享—

副标题:

  在教育局局长何昌胜、市长夏锡璠先后以低姿态向教师们坦承家底,作出沟通和承诺之后,教师们开始变得安静。晚上8点,此次从讲台到广场,再到圆桌持续了4个半小时的会议,在市长讲话结束后,教师代表开始鼓掌。(5月15日光明网)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洪湖市千余名教师因为嫌工资低而罢课。此次罢课,有两大诱因,一是教育局辉煌气派的办公大楼让教师不舒服;二是8000万元的补贴被克扣的背后竟然是空转。同时,老师们还不满省级财政为新招聘农村教师支付“高薪”,造成新老教师工资的落差。对这样一起“聚众闹事”的群体事件,当地政府准确判断了该危机的类型和潜在影响,认定事件出于误解,没有采取过激手段,而是放下身段与罢课老师协商对话,最大限度地争取谅解和支持,媒体称之为“从讲台到广场,再到圆桌”。

  

  官民沟通,是一个全方位的课题。在官民情绪严重对立的舆论场,面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和突发事件及敏感问题,领导干部能否充分理解意见群体的诉求,能否通过果断决策实现舆情“软着陆”,这是考验网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洪湖针对罢课教师提出的质疑,政府主官出面对话,不推诿、不遮掩,及时澄清事实并列明证据,尤其是市长带头公开工资结构,一句“穷人难当家,我对不起大家”找到与罢课教师群体思想上的共鸣点,为平息舆情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也开启了互信对话之门。

  

  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善于从大局出发去分析和研判问题。仔细梳理舆情演绎轨迹,不难发现本次教师罢课酝酿已久,聚集广场表达诉求更是长达数日,在舆情监测方面当地政府没有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增加了事件引导处置的成本,给地方政府形象带来较大冲击。但事件一旦走向“广场”,当地政府能在新媒体环境中作出快速反应,引领舆情,用真诚坦率的态度“先声夺人”。特别是主要领导对于意见群体能够换位思考、对症下药,做出有效回应,“保证增加一部分绩效工资和医保、住房公积金”,体现出敢于公开信息的魄力和善于接受批评的胸怀,避免陷入“浪打浪”的舆论漩涡。

  

  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管理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给我们的执政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提高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以平等精神与舆情对话,包括善于倾听民意,这是网络时代塑造诚信、廉洁、高效、阳光政府形象不得不跨过去的“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祝贺洪湖本次考试及格!

来源:红网

作者:颜陈

编辑:张扬

本文链接:https://www.hnxrmt.com/content/2013/05/17/599529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